警惕非法買賣賬戶陷阱:支付寶加強治理,打擊違法違規(guī)行為發(fā)表時間:2024-12-19 11:36來源:網絡整理 “通過買賣閑置的銀行賬戶、游戲賬戶、社交媒體賬戶來賺取一些生活費”聽起來是一件非常“有吸引力”的事情,但誰都知道,這種“吸引力”的背后是不法分子設下的陷阱。更重要的是,您可能要承擔法律上的連帶責任。 7月12日,支付寶安全中心發(fā)布《關于進一步加強非法賬戶銷售等違法行為管理的公告》。 公告稱,近期,我們注意到不法分子從事倒賣、出租用戶支付賬戶、收取積分、詐騙、洗錢、詐騙訂單等違法行為。我們對此類違法行為始終保持零容忍態(tài)度,堅決抵制違法行為,積極配合執(zhí)法部門嚴厲打擊犯罪團伙。 按照有關部門關于打擊電信網絡新發(fā)違法犯罪的要求,按照《支付機構互聯(lián)網支付業(yè)務管理辦法》及支付寶平臺相關支付協(xié)議和治理規(guī)范,對有以下行為的支付寶賬戶將進行處理: 1、限制涉嫌違規(guī)、洗錢、詐騙、賭博等賬戶的追收; 2、對涉嫌出租、倒賣的賬戶依法降低實名認證等級; 3、對于非法套利賬戶和惡意注冊賬戶,將受到賬戶凍結、賬戶永久凍結的處罰。 截至2022年6月,我們對涉及租售個人賬戶的賬戶進行了實名降級等處理;我們對實施電信網絡欺詐的賬戶的支付功能和其他處理進行了限制。 事實上,除了支付寶,還有銀行取消該卡。 4月11日,全國打擊新型電信網絡違法犯罪視頻電話會議在北京召開。國務委員、公安部部長、國務院打擊新型電信網絡違法犯罪部際聯(lián)席會議總召集人趙克志出席并講話。 會議指出,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發(fā)展迅速,現(xiàn)實危害巨大,打擊和治理難度較大。要堅定信心決心,突出問題導向,準確把握當前犯罪新形勢新變化,切實增強工作責任感和使命感、緊迫感,堅持專項治理與系統(tǒng)治理、綜合治理相結合,依法治國、源頭治理,必須從嚴務實、抓細抓細,推進重點任務落實。 會議要求,保持高壓態(tài)勢,全鏈條打擊詐騙犯罪生態(tài)。要堅持重拳、重手、重武器,持續(xù)推進“云劍”、“斷牌”、“斷流”、“拔釘子”等各類專項打擊行動。要持續(xù)開展集群式專項行動,嚴厲打擊洗錢、技術支援、有組織走私等黑灰色犯罪,堅決切斷犯罪關鍵鏈條。 會議要求,要強化資金攔截的“防洪堤”,督促金融機構、支付機構建立風險監(jiān)測機制,提高預警攔截能力,同時進一步完善快速支付凍結機制和欺詐行為相關資金返還機制。 會議要求,加強金融業(yè)監(jiān)管,出臺更加嚴格的風險管理規(guī)定,建立行業(yè)風險監(jiān)測機制,落實欺詐相關資金管控措施,加大金融處罰力度。要加強互聯(lián)網行業(yè)監(jiān)管,整頓查處為詐騙犯罪團伙提供互聯(lián)網接入、域名注冊、服務器托管、APP制作開發(fā)、在線支付、流量推廣等服務支持的黑灰色行業(yè)及時約談、曝光存在突出問題的企業(yè),嚴肅查處違法違規(guī)企業(yè),倒逼其嚴格履行安全管理社會責任。 不過,有媒體表示,如果拔卡,并沒有切斷普通人的便利。也許別說方便了,只是阻止普通用戶使用而已。 防范電信詐騙,銀行在實施“斷卡”操作時需要考慮儲戶權益,支持落實服務措施,而不是單方面“斷卡”,盡量不給儲戶造成不便' 提款和付款。 一方面,要保證儲戶擁有充分的知情權。如果用戶的卡按照規(guī)定受到限制,必須盡快通知儲戶,并明確“不限制”的規(guī)則。不要像上面的案例一樣,等儲戶“先斷了再告訴”。后來“調兵查罪”引發(fā)誤會和爭議; 另一方面,要不斷優(yōu)化銀行準確識別異常賬戶的能力,比如利用大數據驗證,對一些長期未使用的賬戶排除異常嫌疑,解除限制,做到“斷卡”。 》更準確,并縮小“意外傷害”范圍; 同時,我們將完善智能管理能力,使支付限額與儲戶實際需求相匹配,避免給用戶生活帶來不便。 此外,還應優(yōu)化“卡斷網”的配套服務,提供便捷的“限額釋放”渠道,如開通網上處理通道,讓更多的數據逃逸,讓儲戶少逃逸。這樣,防范電信詐騙與保護儲戶權益可以相輔相成。 結尾 更多 |熱門推薦 點擊下圖閱讀 ? ? |